一、类别简介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是综合运用科学和人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以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宗旨,研究人类户外空间环境,为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创新性思维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学位类型。 我校风景园林学科始于1993年创建的园林专业专科,该专业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2001年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授权点, 2011年依托林学一级学科获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博士授权点。2010年学校整合原雅安校区园林系、原成都科学院园林研究所和原都江堰校区城乡建设学院园林专业,联合成立风景园林学院。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院获得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招收风景园林学工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学科现有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以及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点,并自设城乡环境与视觉设计、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发改委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风景园林学科同时是四川省风景园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学科将立足西南,依托该区域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植物种质资源,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农林高校优势,以建设高水平、特色凸显的综合型、应用型、开放型学科为总体发展目标,以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根本目的。 二、培养目标 风景园林硕士是以风景园林职业任职资格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 通用素质上要求知识面广,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重点具备风景园林学及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林学、设计学、园艺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2. 知识技能要具有本类别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并具备熟练运用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及工具进行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能。 3. 综合能力上要达到能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创作。 4. 语言能力上达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抓住重点,流畅表达的目标。 三、学科方向
四、课程设置
五、重要环节 (一)科研诚信与道德 硕士新生入学开展科研诚信与道德专题教育,由学院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并把科研诚信教育贯穿到硕士生学习的每个阶段,即使在硕士毕业后,如有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一经查实,将追究导师和学生责任。 (二)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结束后,通过对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业务能力、选题情况、工作态度、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考核,了解硕士研究生全面情况,需填写《研究生中期考核表》,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开题报告环节。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前十周进行,不合格者一般应在半年后重新进行考核,再次考核不合格者,由所在院所报研究生院,按规定可终止培养,取消学籍。 (三)开题报告 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风景园林事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风景园林实践意义和较强的应用价值;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规模尺度,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去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选题由校内外导师共同确定,且应充分考虑完成的可行性。于入学后第3学期末以前完成论文开题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在对选定领域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关键问题、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预期结果。 (四)校外实践(6分) 1. 实践目的 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帮助其实现实习与就业的动态接轨、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行业内信息流动。 2. 实践场所 (1) 学校基地、校院所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的实践基地。 (2) 导师横向科研项目所涉及的现场实验实践基地. (3) 自行联系并经导师、院所认可的实践单位。 3. 实践时间 实践时间为6-12个月,可集中或分段进行。 4. 考核要求 (1) 第四学期末应提交《betway体育app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计划表》。 (2) 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认真填写《betway体育app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登记表》,结束实践后填写《betway体育app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总结及考核表》,提交相关的实践成果,并由实践基地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意见。 (3)各院所考核小组应由校内外专家、实践基地负责人3-5人组成,可以通过提交成果报告、答辩等多种方式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 (4)综合实践期表现及实践基地的反馈意见等,按“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评定成绩。 (5)考核成绩为合格的研究生可获得6学分,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6)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毕业授位要求 (一)学分及成绩要求
(二)完成所有重要环节并开题报告后满一年; (三)学位论文应达到本学科学位论文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毕业授位 1.完成以上(一)(二)(三)要求可以申请毕业; 2.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位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位。
|